上一页|1|
/1页

主题:惠州发展新目标:将率先建成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发表于2016-12-01

■聚焦惠州发展新目标定位

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1+5”惠州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中,与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相呼应的是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生态是惠州的特色与亮点,惠州力争到2017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并且率先建成绿色空间合理、绿色经济发达、绿色环境优美、绿色人文繁荣、绿色制度创新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惠州的生态建设已经有较好基础,如何进一步提升,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相关专家和市党代表建议,惠州要进一步擦亮生态的牌子,并用生态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过去五年守住生态底线

生态名城的定位集中体现山水城市绿色化两大关键词,既反映惠州的自然特征和城市形态,又表达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受访时表示,分析惠州过去的发展路径和当前形势,惠州提出建设生态名城的定位充分利用自身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同时结合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更重要的是体现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影响城市面貌的努力。

惠州抓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在珠三角各城市里,惠州森林覆盖率和整体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在绿色发展上惠州拥有绝对优势。

过去五年,惠州坚持优生态守底线,每年投入20亿元种树、20亿元治水。这些投入如今都有了回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位,环保责任考核连年获评全省优秀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惠州通过制定实施河涌整治五年规划,扎实推进14条市区河涌、79条县镇级河涌和村级污水治理工作,两河流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金山河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保持地表II类以上标准,近岸海水水质连续多年全省最优,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如今,这些成就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印证着惠州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绿色环境不断优化的创举。

力争明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未来五年惠州的生态环境将是一副怎样的面目?党代会报告描绘出蓝图——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列,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创建成果,到2017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名城这一目标定位引发市党代表的热议。市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仕其认为,绿色和发展必须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生态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走绿色发展道路,用绿色化理念推动城市化进程,腾出生态发展空间打造绿色新城。

市党代会报告对博罗保护利用好山好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思路。市党代表、博罗县水务局局长林建辉认为,博罗自然生态基础很好,有100多个大中小型水库。要把水生态建设作为治水理念,不但要满足减灾防灾需要,更要让群众喝上好水,推动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

今后五年,惠州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此,惠州把绿色城乡六大行动写进党代会报告——“护蓝行动、清水行动、净土行动、碧海行动、增绿行动、低碳行动。建设生态名城,同时也意味着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上一页|1|
/1页